编者按:1995年,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华南设计院(东院)三所学校合并组建了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机械学院的教师、干部、校舍、图书资料,还有它的文化和精神,从此融入了广工大的血脉,我校学科专业的工科特色,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精神,都有着早年办学的传承与积淀。时任广东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的薛发明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讲述人:薛发明
1978年12月,广东机械学院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从批准办学院到三校合并,它一共走过了17个年头:“两年筹备(1978-1980)、八年创业(1980-1988)、七年发展(1988-1995)”,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建校时的先天不足,前十年艰苦创业,后七年发展提高。机械学院的老故事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广东机械学院的办学基础是成立于1956年的广东机械学校,是当时全省规模较大、办学质量较好的一所中专学校。改革之初的广东,各项事业都将迎来发展高峰,中专层次的人才也很缺乏,所以把机械学校的建制保留了下来,作为办学实体继续招生。
这样,机械学院就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学院由机械厅领导,管党政,省高教局按照在校生人数给“人头经费”,管教学,其他经费需要学校自己落实;二是办学实体。广东机械学院、广东机械学校的两块牌子挂在校门的左右两边,同属机械厅领导,校园里还容纳着机械厅下属的三个企业。这两大问题在十年创办期间带来了很多困难,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两个学校难以统一意见,发通知都是以两个学校的名义。
除此之外,办学用地、校舍,十分缺乏,师资、管理力量、实验设备和场地也不能满足需要。办学初期,校舍只有4栋平房和4栋4.5层的低层宿舍、教室及南边的一些平房。教职工一家三口住在一间八、九平米的单身职工宿舍,仅够放一张床和书桌。这张桌子,大人用来备课,小孩用来写作业。四口之家则可稍微改善一点,多分半间房(即和另一家四口之家合用一间)。
尽管步履艰难,广东机械学院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至三校合并时,拥有8系1部(基础课部)、18个专业、全日制学生32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1300多人,教职工7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31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10人),按照目标初步形成了“机电一体、工贸结合、注重英语、崇尚实干”的办学特色。在机械厅、高教局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实干苦干,想方设法打下这片天地。学院主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补充新鲜血液
广开渠道,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到实力较强的华中工学院选调一批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院校正式分开办学时,从机械学校选调24名教师和管理人员;从全国10多个省份的高校、大型企业调入教师和高工;选留本校和华师大等高校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主要充实学生工作队伍;接受部队的转业干部,从事管理后勤和保卫工作。
这批人员很快地发挥了作用。他们绝大部分是广东人,当时广东经济欠发达,发展滞后,他们被分配在外地,干了十几年、几十年。这次能回来,大家都铆着一股劲。特别要提出的是学院人事处、学生处等部门从1988年起就从华南师范大学等学校“要”优秀毕业生,连续5年,每年3到5个。现在的高校工作岗位都是“香饽饽”,可当年为什么是“要”,而不是选拔呢?这与机械学院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关,学院的实力赶不上中大、华工等高校,如果不去“要”,优秀的毕业生也不会主动送上门来。这批同志都是毕业生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工作后成长较快,现在已经成为广东工业大学骨干力量,大部分是各部处、各学院的负责人。
逐步形成闪光点
作为新办的学校,广东机械学院历史较短,基础较弱,总体上没有多少优势。但在局部形成特色和优势不是没有可能,既可以带动其他方面的提高,又能扩大学校的影响。基于这一点,学院有意识,有计划地培育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1982年,学院就把管理工程专业的一个班按照外向型人才培养,加大外经贸课程知识和外语教学力度。1983年,学院正式招收工业外贸专业的学生,成为全国高校正式招收该专业的三所院校之一。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工程技术和经济贸易的知识,熟练掌握英语,这种“三合一”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非常抢手。1985年,学院调整了机械电子专业,加大微电子学科课程,使机械类毕业生的学生懂得电子技术,毕业生大受欢迎。根据广东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学院又适时先后创办了会计、工业会计、涉外会计、计算机英语专业,并将机械类的老专业改造成为制冷和低温技术、模具设计、电类增设工业电气自动化、电气及信息工程专业。
安得广厦廿间
最难的是建院初期的十年。那时,高教局和机械厅没法拨出基建专款,只能从省里给机械学校的补偿款中挤出一部分用于机械学院建校舍,总共是750万。这750万,最后盖成了19栋宿舍和教学用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太可能吧?当年的确办到了,能省的尽量省,能想办法的尽量想办法。基建办的老基建科长和一位高级工程师自行设计了楼房的建筑图纸后,找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审核盖章,设计费省了;通过教职工的私人关系要到指标,购买当时紧缺的平价钢材和水泥,高价就不用掏了;通过老关系从外省购买了便宜的木料,材料成本也节约了。我们把水面、丘陵地带填平,围着“田螺岗”修围墙,盖学生宿舍。挖小山丘建400M运动场,用挖出的土填平东面的洼地盖办公楼。建设工程一点点推进,学校面貌也不断改变。
油盐柴米酱醋茶
学院初期的图书资料缺乏,机械厅下属的机械厂不能满足学生金工实习要求,学院通过跟高教局与华工协调,得到华工的支持,教师可以办理华工图书馆的借阅证,学生实习可以交费并按计划,由华工机械厂统一安排教学。
当时的生活配套不完善。教职工买煤要到五山,买菜则到五山、岗顶、沙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学校安排食堂将部分菜拿出来卖给教职工;校车在广卫路多停半个小时,教工可以坐校车去广卫路买菜;从湖北请了师傅专门做豆腐卖给教职工,这个小豆腐摊还吸引了不少华工的老师;请来一对浙江裁缝夫妻和照相师傅,还引进了储蓄所。
随着教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子女上小学的问题又摆在眼前。学院人事处牵头,与电子五所、农垦局等五个单位合办了五一小学,我们学院调派的教师最多,有不少教职工的配偶都是五一小学的教师(我们学院的编制)。
还有一件趣事。初期学院只有两部外线电话(其中一部是通过与华工协调解决),除领导使用一部外,另一部放在总机房,几位院领导和各个系共装了20部分线,外面来电话时,接线员就用外线和内线两部电话的两个话筒对接,这种人工接线方式声音很小,稳定性差,“时断时续,说话基本靠喊”,也闹过不少笑话。
严格教风学风
学院初时学风较差,不少学生早上睡到9、10点不上课,晚上外出凌晨一两点才回来,晚上自习室看不到几个人,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无心向学。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始动真格的,一是严格学籍管理,实行升留级制度,两门主课不及格则留级,三门主课不及格者退学,开学后补考及格才能注册。1990年到1993年全院留级41人,退学20多人,5%的学生拿不到毕业证,只有结业证书,近20%的人不能被授予学士学位。这种严格的管理措施,起到了淘汰一个,教育一批的效果。二是抓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纪律,根据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坏习俗和不文明行为提出“五三二”活动,坚持了十年,“五”是五个按时,按时起床早操,按时早餐早读,按时午休午起,按时上课自习,按时熄灯就寝;“三”是三个节约: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二”是二个整洁:室内整洁、室外整洁。
经过努力,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了提高。1994年全国四级英语统考通过率达到68.7%;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得全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1991年全省机械类本科生工程制图统一测试,取得了个人第二名、第五名的好成绩;1992年全省91级本科高校统一测试中,全省100分的同学两人,我院有一人;学院橄榄球队代表广东高校在北京参加全国高校橄榄球比赛。
毕业生受到社会各单位的普遍欢迎,连年供不应求。1989年,学院有毕业生342人,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是1200人,需求比为1:4,有的专业是1:8或者1:10。据当时的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学院毕业生思想品质好和较好的有88%,知识能力强和较强的有73%,他们绝大部分都到基层单位和企业工作,普遍反映“实干、上手快、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