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部门概况|学校主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新闻查询
视频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网上校史馆>> 人物春秋

王文光:破“茧”奋飞占鳌头

——王文光回忆早年机电学科建设

字体: 2014年07月09日浏览量: 作者:黄馨馨 编辑:詹勇 来源:校报202期第4版

情有独钟“缘”广工


  上世纪60年代,王文光怀揣着一腔青春热血的奋斗豪情,从雷州半岛的小村镇考到了广东工学院,就读机工系的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学到行政,王文光缘定广工,一呆就是50年。“我是1964年入校,当时的专业学习是五年制的,后来由于65年“四清运动”、66年文革,我是与70届一起毕业的。”
  “当时的广东工学院有三个系:机工系、电工系、土木系。机工系的机械制工艺及设备专业在1958年广工创办时就开始招生,1965年又增设了车辆工程专业,1970年学校更名为广东矿冶学院迁至南华寺,机制专业被撤销,车辆专业调给华南工学院,机工系和电工系合并为机电系。机械方面的专业有冶金机械和矿冶机械,我担任矿山机械的任课教师,1972年到1974年,我到东北工学院进修,闻邦椿院士是我的指导老师,曾跟随他到全国有名的大矿山去调研,学习了不少知识,为授课积累了一些经验。1982年,广工复办后学校从南华寺搬回来,机械与材料合在一起,1990年又分出材料系。机械系的专业逐渐扩充形成体系,1981年机械制造专业恢复招生,1988年在包装、装潢发展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增设了包装工程专业(当时广东省高校唯一有此专业),1991年增设了汽车检测及维修专业,首招大专生,1992年增设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到1995年合校之前机工系已经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包装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检测及维修四个专业,2004年复办车辆工程专业。”


想方设法“引”人才


  “在合校之前,教育系统很久没有评过职称,正、副教授少之又少,很多教师离开了学校,学院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这也是学院发展的最大困境和障碍,有了高水平的师资就有了活水源流,所以当时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充实师资。短短几年内,我们想方设法,四处攻关,首先从外省引进30多名高水平骨干教师,迅速充实了学院的师资,逐步推进了学科建设。”
  “我们第一个最想要引进的是孙健教授,为什么是他呢?当时有三个考虑:一个是我在读书的时候,就学习过孙教授主编的教材,对他由衷敬佩;二是孙健教授是华中工学院的骨干,是全国著名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专家,也是国家“863”计划的专家,具有学术权威性;三是孙健教授有科研成果和重大的科研项目,并且与国外的大学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我们通过开会研究,上报校领导,主动联系人事处,亲自登门拜访,保持良好沟通,用诚心打动孙教授,调动工作也是一波三折,从1986年开始调动,一直到1989年才调过来。当时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孙教授来的时候,只有十栋八楼的半套房可住,家具和图书资料没有地方放,我找了保卫处,把停放摩托车的小仓库腾了出来,给他放家具。孙健教授来了以后,担任机械系的系主任,是学院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对学科的建设倾注了很多心血。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实现了学校机械类硕士点零的突破,学院于1990年招收了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类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后经学校、学院多方的协同努力,机电学院先后获得了机电、机制和机械设计三个硕士点,并于1998年获得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点,实现了学校博士点零的突破,成为学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随着学院的发展,我们陆续引进了张伯霖、刘作毅、吴百海、曾育星、陈伯贤、陈永溢、郑佑廉、高德明、余卓球、罗道元、梁础成、吴乃优、伍乃骐、陈庆新、袁清珂、阎秋生等,他们都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学科建设不仅需要领军人物,还需要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学校对年轻人才的引进也非常重视和支持。学院积极招揽了郑德涛、陈新、王成勇、骆少明、郭钟宁、何汉武、魏昕、毛宁、陈新度、高健、张平、张永俊、吴永明、高向东、李克天、马平、彭美春、陈凌珊等一大批高学历年轻有为的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引进郑德涛的时候,也是费了一番周折,他本硕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之后,留校任教,原学校计划想把他培养为接班人,但他为照顾年迈离休在广州干休所的母亲而申请调动,当时华南工学院和广东机械学院都想要他,我们早一步伸出橄榄枝,心诚事达,他来到广东工学院机工系以后,由讲师升为副教授,并担任系副主任,为进一步深造,被派到清华大学读博士。为了鼓励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学院大力支持老师深造学习,像郭钟宁到香港理工读博士,何汉武到华中科技大学读博士,魏昕到华南理工大学读博士,高伟强、姜丽丽、张海燕到莫斯科工业大学读博士,张平、高健、刘强到英国诺丁汉大学读博士等,他们回来之后把前沿的学科发展点、开阔的探究思维和高水平的研究项目聚集起来,为学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齐心协力“冲”特色


  “关于机工系的发展,每个时间要‘冲’什么,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系里的领导经常坐下来研究讨论,合校之前最大的难题是没有重大的科研项目、实验室设备落后、学科发展的方向定位不明,后来通过引进名师,带动科研项目、培育科研梯队、增设科研设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结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在整合科研骨干力量的基础上,凝聚优势、提炼论证,统一了思想,准确定位了‘机电一体化’的学科发展特色。当时我们的定位是比较有前瞻性的,华南工学院还没有,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冲’出去。在历经了孙健、张伯霖、陈新、郭钟宁四届系主任(院长)的带领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学科发展不断有新突破,实践证明,这个特色的凝练是对的,对学院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王文光深有感触地说道。
  改革开放后,学院抓住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有利优势,与广东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原有学科的优势基础上,在数控技术与机器人、CAD/CAM/CAE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先进加工技术与刀具、特种能场制造与高能束加工、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系统、电动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科研方向。


集聚优势“谋”发展


  “机电工程系的前身是由广东工学院的机工系和广东机械学院的机电系合并而来,总体来说基础比较好,师资也比较强,合校以后在学校的领导和学院的努力下逐步发展,奠定了领先一步的雄厚基础。”王书记总结道。
  学院要有长足的发展,不可固步自封,应有“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我们总结机械系迅速发展的原因,有这么几条:引进优良师资、学院上下思想统一、齐心合力,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与珠三角大企业合作,与国内外大学开展交流合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孙健教授就与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巴斯大学,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保持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来到广工以后,这种对外学术交流的途径得到扩充,经由他的引荐,学校与之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一些出国深造的老师也传承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理念,纷纷牵线搭桥,建立对外学术交流网。”
  正是基于超前的理念和教师们不懈的努力,机电学院目前已与莫斯科工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国布莱梅大学、法国特鲁瓦大学、波兰革旦斯克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莫斯科工业大学成立了广东工业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学院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访、讲学。派出教师到国外及港台地区学习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开展科研合作活动,扩大了学校、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博

扫一扫
手机看广东工业大学新闻网

关闭

我来说两句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3 gdutnews.gdu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粤ICP备05008833号

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电子邮箱:xwzx@gdut.edu.cn

建议使用IE7内核以上浏览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