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陆海治理体系及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启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0-04-01

点击:

2020年3月30日,广东工业大学承担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陆海治理体系及安全保障战略研究”项目启动线上会议顺利召开。该项目是中国工程院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咨询项目,旨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绿色发展和水资源、环境与海岸带生态安全保障战略及陆海统筹治理体系,支持国家和大湾区治理能力的更大提升。

项目及课题四负责人,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名誉院长杨志峰院士及课题一负责人邓铭江院士、课题二负责人侯立安院士、课题三负责人张偲院士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工程院机关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来自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以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70余位专家和研究人员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名誉院长杨志峰院士主持,杨院士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和专家,说明了会议总体安排。之后,由杨院士从立项背景、项目亮点、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团队组成与项目管理、进度计划与预期成果和近期工作安排等方面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充分介绍。接下来,各课题进行了详细的开题汇报。汇报结束后,侯立安院士对生态补偿、水资源开源节流、空气质量改善及固废处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邓铭江院士对合作研究范围的拓展、先进湾区治理经验的融合、咨询报告质量及对接相关行业规划等提出了建议;张偲院士就海岸带水污染的陆源控制、固废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澳门科技大学环境研究院马义兵院长对土壤污染及粤港澳三地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一致性提出了建议;香港城市大学张晓玲教授认为粤港澳三地协调机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同时需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代价;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毛革教高对丰富课题研究内容、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梁赛教授认为粤港澳三地协调机制需考虑三地环境资源、压力的差异性与相似性,社会经济与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与竞争性;澳门科技大学游燕博士认为还需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水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面的研究;中山大学陈晓宏教授对粤港澳大湾区水网城市群水资源时空不匹配、河网区闸泵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协同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专家与研究人员一致认可项目开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对项目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协同配合、实施落地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为项目的顺利执行奠定了基础。随后,中国工程院二局唐海英副局长指出,项目组在当前疫情背景下,仍然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进展,十分难得。希望项目组继续争分夺秒、抓紧时间,保证项目实施开展的时效性。

最后,杨志峰院士对启动会做了总结,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需求,也面临资源、环境和海岸带生态安全保障的巨大压力,亟需开展协同绿色发展、陆海统筹和相关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究,这不仅仅是项目组的初心,也是国家和地方赋予研究人员的责任。同时,杨院士也对项目的下一步执行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撰写:蓝妮;修订与审阅:蔡宴朋、朱琴)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版权所有粤ICP备0500883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