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才培育 > 研学峥嵘 >正文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膜法水处理技术团队研究成果在环境领域国际TOP刊物发表

作者: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时间:2023-05-26点击数: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符威、玉旭日在柳君侠副教授、王志红教授带领下,在环境领域国际著名TOP期刊Water Research(中科院1区,IF13.400)以第二、三作者身份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ing critical and limiting fluxes to metastable and long-term stable fluxes in colloidal membrane filtration through collision-attachment theory”,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3.120010

纳滤/反渗透广泛地应用于海水淡化、中水回用和饮用水处理等领域,然而膜污染是限制其推广和应用的瓶颈。临界通量和极限通量指出:当水通量低于某一临界值,污染不会发生或水通量保持稳定。然而,最近的试验现象表明:水通量在经历一段稳定时间后会出现快速持续的下降。这种亚稳态通量现象不能被现有的临界和极限通量理论合理解释。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稳定的通量会突然衰减?如何有效延长其持续时间?临界通量、极限通量与亚稳态、超期稳态通量之间有啥关系?本文采用碰撞粘附理论方法揭秘临界通量、极限通量与短期、长期稳态通量的关系。与现有文献侧重研究临界/极限通量大小不同,本文侧重突出稳态通量的持续时长。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膜污染及控制提供新的见解和重要的启发。


膜法水处理技术团队研究水通量和胶体-膜界面作用(Ef-mEf-f)对稳态通量的影响,剖析临界通量JC、极限通量JL与亚稳态通量、长期稳态通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初始通量J0JL时,由于Ef-f强的界面排斥作用,相对于临界阈能垒(Eith)更具有排斥性,即使J0高于JC,水通量在长期过滤中保持稳定;在J0>JLJ0>JC时,由于Ef-m<Eith)和Ef-f<Eith)都很弱,初始水通量不稳定,最终降至JL为长期稳定的通量;在JL<J0JC条件下,由于Ef-m较高,出现亚稳态现象,J0越低,亚稳态持续时间越长;然而,由于能垒向相对较弱的Ef-f<Eith)转变,导致后续过滤中通量迅速下降,亚稳态通量最终退化为JL作为长期稳定通量。

该发现对膜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采用JCJL作为膜污染控制策略时,需要区分短期和长期稳定通量。长期稳定通量依赖于JL但独立于JC;而亚稳态通量同时取决于JCJL。在J0高于JL时,低于JC运行可能会产生亚稳态现象;为确保长期稳定通量,操作通量J0应低于JL此外,操作通量的选择取决于Ef-mEf-f的大小。当Ef-m=Ef-f时,操作通量应低于JC(或JL);当高Ef-m&Ef-f时,JC应作为操作通量的上限;当低Ef-m&Ef-f时,JL应作为操作通量的上限。

近年来,我校吉瑞博(已毕业)、黄添怡(已毕业)、范雅倩(已毕业)、赵亚翔(已毕业)、唐志伟、玉旭日等研究生,在柳君侠、王志红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建立碰撞粘附理论方法来揭秘膜污染行为规律,为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新思路。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领域TOP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2(2018) 1471-1478;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4 (2020)12703-12712;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623 (2021)119048;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638 (2021)119679;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663 (2022)120981.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行政楼三楼(邮政编码:510006)粤ICP备05008833号

Baidu
map